96岁影帝常枫:拼了老命也要演
前两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,最佳男主角颁给了两位演员,一个是伊朗演员哈迈德·萨贝里·贝达德(《梦之城堡》)。
另一个是常枫。
当颁奖嘉宾赵涛、咏梅念到常枫这个名字的时候,我脑袋里没有概念。
等到他从观众席里,拄着拐杖,靠人搀扶着站起来时,人们才发现,这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。
虽然头发已经全白,但老爷子西装笔挺,精神矍铄。
常枫今年96岁,是上海国际电影节(也是所有A类电影节)最年长的影帝。
但比起“最高龄影帝”这个头衔,这个老爷爷还有很多更牛逼的经历。
常枫与电影相伴的一生,才是传奇。
“看到人家演戏,我心里就痒痒的”
常枫是谁?
要说他最为大众熟知的角色,就是94版《倚天屠龙记》(马景涛版)中的张三丰了。
特别是片头曲唱到“仰天一笑泪光寒”的时候,常枫饰演的张三丰,施展一记轻功,在空中转身。
仿佛那就是从金庸书中走出来的大侠,仙风道骨,风度翩翩。
不少影迷都说,这版的张三丰就是我心目中的张三丰,形象非常到位。
什么是老戏骨?
随便演的一个配角,都能成为观众心中无可替代的经典,这就是戏骨。
常枫的一生,与戏剧,与电影密不可分。
常枫虽然常出现在台湾的影视作品中,却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。
常枫1923年出生于哈尔滨市,母亲是满族八旗镶黄旗人(“镶黄旗是跟钮钴禄氏齐名的贵族”)。
在那个时代,他是个家境优渥的公子哥儿,也是十足的民国文艺青年。
他与电影结缘,充满了戏剧性的浪漫色彩。
常枫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银行,比较清闲,跟大多数富家公子哥一样,没事就追追女孩子。
他有一个女朋友,特别喜欢唱歌。
常枫就跑到电影院去,一部电影,他反复看好多遍,就为了把主题曲学会背熟,再去教女朋友唱。
没想到却因此爱上了电影,“从这儿开始,等于给我自己找了一条路,一直走下去。”
当时在哈尔滨,没有什么专门的影剧科系,常枫就学着电影里明星们是怎么表演的。
也不好好上班,一年请半年假,为的就是参与业余剧团的演出。
抗战时期,他又加入了军中的劳军剧团。虽然时常被逼迫为日本军官演戏,但在演出期间,常枫也偷偷将蔡冰白写的《还我河山》剧本,带回了哈尔滨。
抗战结束后,常枫自导自演,在舞台上呈现了这个剧本。
这是个痛斥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故事。
常枫演一个日本军官,他将日军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,让观众们在剧院里,把八年来对日军的愤怒情绪一股脑儿倾泻而出。
当时这部剧在北方各地巡演,场场爆满,轰动一时。
20出头时,常枫在电影院看电影,说“一看到人家演戏,我心里就痒痒的。”
这份“痒”,就一直持续了70年。
活到老,演到老
1949年,常枫随国民革命军前往台湾。
在台湾的几十年演艺生涯中,常枫制作、导演、参演了将近100部电影,数十部电视剧。
台湾第一部电影、第一部黑白电视剧,全都与他有关。
常枫可以说是台湾影视剧的活历史,对台湾演艺界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1962年,台湾电视公司成立,常枫成为基本演员和戏剧指导,是台湾首批知名电视演员之一。
1976年,他拍摄了抗日剧《寒流》,当年三台连播,收视率非常高。
同年,中国电影制片厂将《寒流》浓缩剪辑成《香花与毒草》,常枫凭此获得第十三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。
当年的常枫,已经是个头发花白的半百老人,他是第一个这么大年纪,而且靠反派拿了影帝的演员,打破了金马奖多年来的常规。
1984年,他出演《颐园飘香》,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。
同年的《两种结局》,他又拿到了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男演员。
两年后凭借《秋月春风》再度获得金钟奖最佳男演员。
五六十岁的年纪,还能拿奖拿到手软,华语影视圈里除了常枫,也没几个人了吧。
出演张三丰时,常枫已经步入古稀之年,本来可以退休安享晚年,但他的戏瘾不减,还继续在多部电视剧里出演配角。
比如《包青天》,他在“天下第一庄”里饰演石樵;在《七侠五义》里,饰演季高;2000年古惑仔电影最火的时候,77岁的常枫还客串《胜者为王》……
一把年纪,背台词、吊威亚、舞刀弄剑……全都不在话下。
活到老,演到老。
“拼了老命也要演”
2008年与2015年,他相继被金马、金钟授予“终身成就奖”与“特别贡献奖”。
到这里为止,常枫已经功成名就,他的电影事业也可以圆满画上句号了。
但他对表演的热爱仍未停止。
2013年,在第50届金马奖特刊上,90岁的常枫还说,虽然年纪大了,但还是希望有好的剧本,有适合自己的戏,再演那么一部两部,“自己就这点奢望而已。”
虽然自嘲“昨日黄花”,但一旦有人问,现在有客串的戏约,您还会接吗?
老爷子就会中气十足地秒回:“当然愿意!”
所以,当秦海璐找到他,希望老爷子出演自己的处女作《拂乡心》时,他虽然身体不大好,走路也不方便,但一看剧本,太喜欢了!
于是,拼了老命也要演:“我就无可奈何的、拼了老命地来了。”
电影《拂乡心》,是老爷子时隔20年后重返银幕,在上海首映礼现场,常枫说:“这是秦海璐的处女作,也会是我的封箱作,所以一定要好好演。”
电影讲述在台孤寡老人,与红包场女歌星的故事。
故事中老兵的经历,与常枫的人生轨迹极为契合。
老兵诞生于战火,1949年退居台湾,漂泊半生,日日盼望着能回到大陆的故乡。可现实却是,这些老兵们,只能靠着微薄的俸禄生活,没有能力工作、没有妻子儿女。
而台湾台湾西门町的“红包场”,是老兵唯一的慰藉。
唱一支乡曲,拂一拂乡心。
常枫的表演收放自如,将角色“有生之年,勿失勿忘”的感情演绎得细腻生动。
正如他从多年表演经验中得到的领悟:“在舞台上不是比嗓门大,只要你把戏演出来了,哪怕你再小声,观众都会被你吸引住。”
拿下影帝实至名归。
导演秦海璐还说过拍摄《拂乡心》时发生的一件小事。
有一天拍到凌晨2点多,老爷子收工后,喝了点小酒,因为他认为那天的戏是最重的戏,有点压力,直到拍完了才如释重负。
演了70多年戏,依然会将一个角色、一场戏,看得如此重要。
在颁奖台上,老爷子的发言也很朴实而且可爱:“我年纪大了,记忆力不好了,说话也啰里啰嗦,我能够站在这领奖,非常不容易,谢谢各位评审。”
全体观众起身,掌声雷鸣。
这是对这位将一生献给电影的演员,最热烈最真诚的致敬。
常枫96岁了,身体已经不是最佳状态,但他心中那份对表演的热忱,始终不灭。
这才是电影人最宝贵的精神,如老爷子的名字一样,常枫,长存。
# 今日说说:你看过常枫的作品吗#
作者:茜嘻嘻
图片来源于网络